成功承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宣讲示范“两山★”实践活动和媒体创新力培训活动,先后举办“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”选拔赛、“厚植绿色底蕴共建美丽汉中★”主题访谈等系列活动逾百次★★★,纪录片《为美守护》在央视播出,《山河召令》节目获全省生态文化创作大赛一等奖。环境宣传保持全省第一方阵,群众生态环境知晓率、满意度持续提升★★。
2024年,汉中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目标和“绿色循环·汉风古韵★★”发展定位,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★,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、全面改善,各项工作成效显著★★★、亮点纷呈。
完成37家重点监管单位自行监测报告质量审核和35宗重点建设用地土壤调查,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%。编制实施《汉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生态环境调查评估与综合整治方案》,镇巴平安镇和略阳长沟★★★、寺沟、癞子岩★、麻柳铺5座硫铁矿治理工程全面完工★,土壤环境稳定良好。
编制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》,佛坪县袁家庄社区绿色低碳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★★,留坝县获全省首张大型活动碳中和证书、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全省推广,★“两山★”实践创新基地及生态示范创建数量保持全省第一★。
完成260个排污口整治★★、62条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和23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★★,实现11个县(区)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维全覆盖★★★,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6.5%★。黑臭水体保持动态“清零★★”★。8个县(区)形成“一用一备★”安全供水格局,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%。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%,汉江★、嘉陵江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标准,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。
以四大结构调整为主线,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★★★,全市非化石能源比重达14.3%;新增天然气管网261.1公里、供热管网37.89公里、集中供热面积102.09万平方米,新发展天然气用户13.36万户★;新增环保绩效B级或引领性水平企业6家;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2337辆★★★,安装环保门禁系统104套★★。新排查整治涉气污染源6242个。空气质量省考指标全面完成,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20天★,同比增加18天★,排全省第四★★;细颗粒物(PM2.5)年均浓度35微克/立方米,同比变好10.3%;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★★.5★★,同比变好9.3%,排全省第三★★★、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,改善幅度全省第一。
完成★★★“三线一单★”动态成果更新发布,为12个规划和86个重大项目出具对照分析意见★★。修订《汉中市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》★★★,全市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03个★★★,涉及总投资111.9亿元。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0起,案件启动率、办结率100%★,办理数量创历年新高★★。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任务★,2家企业入选省级排污许可标杆企业。
充分发挥土壤监测实验室示范作用,全面完成土壤监测省级事权任务,获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团体三等奖★,环境监测绩效评估全省第一(不含辐射类),国家总站能力考核连续五年优秀★★。
圆满完成首次辐射事故应急“盲演★★”,成功举办广元、陇南、汉中应急执法联席会议,与安康、巴中达成流域联防联控和水质保护合作,突发环境事件连续三年“零记录”、创历史最好水平★★★。
2025年,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★★★、三中全会和习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,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★★,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★★★,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,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汉中实践样板。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李婉
圆满完成第三轮省环保督察配合保障任务,督察反馈问题按时序推进,交办的群众信访件全部办结★★。出台《汉中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办法(试行)》,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6次,检查企业4400家次,立案处罚110起。环境信访投诉受理率、办结率100%★。
成立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秦岭巴山★★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保护委员会★,制定公示《汉中市生态环境权责清单》和44个市级部门具体事项清单。谋划申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81个、申请专项资金11★★★.8亿元★★★,新谋划洋县★★、镇巴2个EOD项目,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项目获2024年“数据要素X★★★”大赛陕西分赛“绿色低碳”二等奖、入选全省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。